EN

深度丨你与“创变管理者”之间,还差这16个字

作者:摄影: 审核: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6-18 阅读次数:1948

“一个人的思想走多远,他就可能走多远”

 

SHAPE“创变管理者”国际校长研修课程

School Headship Advancement Programme 

for Excellence

苏州站·伦华教育实体校·苏州科技城外国语学校

微信图片_20190618092915.jpg

SHAPE丨塑造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作为办学方向的掌舵者、教育思想的贯彻者、学校关系的协调者、教育管理的指挥者、改革创新的领航者,校长,尤其是民办学校的校长,承担着重大且关键的责任。他们必须在发展和积淀中平衡速度与厚度,在外显与内塑中打造形象与品质,在重建与突围中架构秩序与特色,在坚守与创新中思索发展与未来。


为了培养更多优秀的民办学校领导者,协助民办学校管理者制定前瞻性发展策略,提升中国民办学校在全球范围的影响力,顶思TopSchools特别推出“创变管理者”国际校长研修课程,并特别邀请国内外资深专家担任讲师。课程旨在通过提升教育管理者六大方面的能力,包括塑造学校愿景、强化社群、学习与教学领导、专业发展、团队合作、组织经营和绩效责任,塑造未来中国未来教育的引领者。

6月14-16日,“创变管理者”国际校长研修课程第五期在伦华教育实体校——苏州科技城外国语学校拉开帷幕。课程以“未来学校展望与设计”为主题,融汇“教育科技与信息化管理”和“校园文化与学生发展”两大领域,以“学校参访+主题培训+同行交流”为方式,吸引了众多锐意进取、经验丰富的民办学校管理者。

微信图片_20190618092924.jpg

这是一次精致、高效、充满智慧的研修之旅——如何培养具备全球素养的新时代人才?管理跨文化的教师团队?建设中外融合的课程体系?打造现代化管理模式?实现集团化发展愿景?……通过对关键议题的聚焦,多维触发认知,帮助民办学校管理者汲取创新的学习力与生长术。

微信图片_20190618092926.jpg

这是一次沉淀、梳理、碰撞、交融的生长之旅——在与专家零距离对话的某一刻,新知识激发了无限想象力;在与同行热烈探讨的某一瞬,内心深处的心弦被轻轻拨动;在整理、反思、分享的某一秒,一扇扇此前从未意识到的大门就此开启。

微信图片_20190618092930.jpg

这是一次关于思维拓展、浸润体验、探索接纳的深度参访——校园中的一景一物一空间、一师一生一课堂,都是学校办学理念的有力呈现。自由开放的学校空间、丰富多元的课程建设、积极活力的校园氛围、精致用心的细节管理、阳光自信的博慧学子……通过校园参观、课堂观摩、融合工作坊和主题讲座,民办学校管理者们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伦华教育的办学理念及成果,并给予高度评价。

微信图片_20190618092932.jpg

△伦华教育IB项目主管Seema女士开展主题讲座Let's 'Think about Thinking',从IB的智慧、胸怀和理念出发,搭建一座交流、学习、互动的桥梁。


微信图片_20190618092934.jpg

△苏科外校长助理赵士田先生与大家分享打造智慧校园与创智教育的心得,他表示:学校应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体验、协作、创造的发展平台,实现校园科技文化形成与建设的良性循环,让STEAM教育惠及最广泛的学生群体。


微信图片_20190618092936.jpg

△伦华教育外方校长David先生以Lesson observations为关键词,从课堂实操的角度进行阐述,帮助管理者理解如何通过这项工具,使课堂更高效、决策更科学、课程更精致。


SHARE丨分享

6月15日,作为本次研修课程的授课讲师,伦华教育创始人、总校长曹伦华先生与来自全国各地知名学校的管理者齐聚一堂,开展一场名为《伦华教育的博慧教育之路》的讲座,以快捷、集中、高效的方式,分享伦华教育多年的理念积淀、探索实践和成功经验。

微信图片_20190618092939.jpg

“品牌意识、精致管理、专业课程、活动载体,这16个字是伦华教育在‘博慧’理念下延伸出的发展方针和策略,是一切行动的基石和指引。”

曹伦华先生指出,这是伦华教育管理团队经过数十载的共同探索所形成的智慧结晶,它从教育实践中来,又指导未来的教育实践。我们非常愿意通过这个机会,与同行一起分享、探索、研究,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继续完善。


【品牌意识】

品牌是什么?如何打造有内涵的强势品牌?如何叙述一个好的品牌故事?……曹伦华先生从反思力、认同力、叙述力、成长力、执行力和家族力拓展延伸,直指品牌的重要性。他表示:要提升品牌影响力,使品牌与教育大品类产生强关联,厚植竞争力。“管理者要调动资源,合理配置,积极推动品牌的创建。”

微信图片_20190618092948.jpg


【精致管理】

“作为管理者,要运用生态思维布局,聚合力量,实现良性的、符合规律的发展。”曹伦华先生与大家分享了“八维度博慧教育生态圈模型”,并指出:生态的管理才是精致的管理,我们始终这样理解教育、理解管理,关注各主体间的作用关系,真正打造有温度、有态度、有活力、有灵性、有深度的生态圈。

微信图片_20190618092950.jpg

(本图片版权归由伦华教育享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专业课程】

陶行知先生曾说:“今日教育界责任之最重要且最紧迫者, 莫若利用教育学解决学校课程问题。”课程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伦华教育的愿景是成为培育精英的世界文化场,为此,我们摸索并形成了自幼儿园至高中双教育链,并打造了以“博”课程和“慧”课程为核心的课程图谱,助力孩子的成长。


微信图片_20190618092953.jpg


【活动载体】

丰富多元的活动,能激活学生的内在潜能,帮助他们成为自我完善、全面发展和心理健康的人。“我们希望每一个孩子都拥有以6C为核心的素养和能力,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以学生为中心。”值得一提的是,由曹伦华先生独创的6C素养体系已经实现了初步的概念深化与延展。

6C.png

(本图片及文字版权归由伦华教育享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① 三个关键能力:

Creative创新力:学习、勇气、传承、目标、好奇心、想象力、探究力、批判性思维…

Cooperative合作力:尊重、反思、诚信、跨文化、团队建设…

Communicative沟通力:开放、高效、真诚、主动、国际视野、情绪管理、个人魅力、表达能力…


② 三种关键品格:

Caring博爱:平等、宽容、同理心、国家认同、普世价值…

Confident自信:耐挫、乐观、独立、自律、自我认知、自我接纳、自我激励…

Committed奉献:感恩、责任、热情、善良、行动力、服务精神…


最后,围绕校长领导力,曹伦华先生与大家分享了“博慧”视域下的校长领导力模型,他从“理念-方针-职责-素养”四大方面细化延展,展现了伦华教育对这个概念的一些理解与思考。


微信图片_20190618092959.jpg

(本图片版权归由伦华教育享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EXPLORE丨探索

作为领航者,管理团队的格局将直接影响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过去半年,伦华教育管理团队与同道中人沟通分享,协作共赢。


丨2019高品质学校建设年度峰会丨

5月18日,曹伦华先生参加由江苏教育主办、南京雨花台中学协办的课程文化建设与办学品质提升——2019高品质学校建设年度峰会。在峰会上,他以《以多元课程建设,提升跨文化菁英的综合素养》为主题分享,与来自全国300余位校长教师分享伦华教育的核心价值观和课程体系。

微信图片_20190618093005.jpg


丨第三届国际化学校行业年会暨教育资源博览会丨

5月13-14日,曹伦华先生率管理团队,受邀前往北京参加第三届国际化学校行业年会暨教育资源博览会。他作为特邀嘉宾参与圆桌论坛,就“校长领导力与学校运营管理”议题发表见解,展现伦华教育的胸襟、眼界、理念和实践。

微信图片_20190618093019.jpg


丨上海复旦大学苏州校友团学术分享会丨

4月20日,上海复旦大学苏州校友团一行来访科外,曹伦华先生带来了《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留白”》的学术分享,详细阐释了授人以“渔”而非“鱼”的办学思路与教育实践,得到了许多在场来宾的认同。

微信图片_20190618093022.jpg


丨第二届苏州科技城长三角儿童科技节丨

去年12月,曹伦华先生对话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总工程师、“中国第一大桥”江阴长江公路大桥项目和技术总负责人凤懋润先生,中国科协研究员、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丘亮辉先生,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领域指挥、遥感卫星型号总指挥董勇先生,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共同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

微信图片_20190618093024.jpg


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初任校长讲座丨

去年12月,在苏州市教师发展中心,曹伦华先生受邀为2018年苏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初任校长们开展一场名为《一个专业校长的标配是什么》的讲座,聚焦关键层级的管理实践和提升策略。

微信图片_20190618093030.jpg




这场讲座让我们所有人都觉得有成就感和安全感!”

非常敬佩曹校及团队锐意进取、居安思危的精神,这两天在苏科外看到的精致管理实践在培训中找到了深层次的答案。”

伦华教育的管理体系很均衡,对大型团队管理有借鉴作用,活动载体特别丰富。”

今天有幸聆听曹校关于集团发展的感悟与心得,从品牌意识、精致管理、专业课程、活动载体十六字方针深入浅出,娓娓道来,他不忘初心,执着坚定的教育情怀,是值得敬佩与尊重的。这其中不断自我挑战,阻断舒适区,从零开始,矢志不渝,才是我辈年轻人真正需要学习与坚持的。”


作为未来教育的探索者,我们深知:品牌意识、精致管理、专业课程、活动载体,这十六个字还需在未来的实践中得到进一步丰富、细化、验证、反馈和更新。我们将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做出教育工作者应有的担当,博采精华,开放包容,乐于分享,这不仅是一个夙愿,更是我们已经踏上的征途。

这条“不一样的教育”之路,没有最终的答案,只有永恒的追问。而我们,将面向未来,大步前进!


©伦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