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满格!听,来自博慧班主任的暖心自白!
作者:摄影: 审核: 来源: 发布时间:2019-12-16 阅读次数:1647
2019年12月9日,苏州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周伟强先生和苏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区长吴新明先生来到伦华教育实体校苏州科技城外国语学校调研座谈。领导们在孩子们的带领下,领略博慧少年们的阳光风采,同时听取学校工作汇报,了解伦华教育特色优势及未来规划,高度肯定和赞扬伦华教育和苏科外已取得的成果和对区域教育的贡献。
苏州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周伟强先生表示:
●“学校发展很快,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高新区的贡献大。”
●“苏科外的孩子非常阳光、快乐、开心,孩子的动手能力很强,这是因为学校为学生搭建平台,创造了很好的环境。”
●“学校‘博融天下、慧悦人生’的思想很好,要按照这个办学理念走下去。”
●“民办学校要办出自己的特色、优势和强项,高新区将全力支持苏科外的发展,公民办校一视同仁。”
●“期待在曹校领导下苏科外蒸蒸日上,成为高新区一面旗帜,更多地输出优质资源。”
苏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区长吴新明先生表示:
●“为苏科外在三年内取得的成绩、尤其是中考成绩感到高兴,取得这样的成绩跟曹校与校领导分不开,苏科外已经成为高新区靓丽名片,感谢苏科外为高新区作出的贡献。”
●“对于伦华教育下一步发展,高新区将一如既往支持,包括中学部和苏州雷丁学校的建设。”
●“伦华教育和苏科外是高新区教育的代表,要总结近20年的教育及管理经验,将其上升为理论知识,同时重视教育科研成果的申报,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
这片充满生机、人文和活力的沃土,凝聚着政府和社会各界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此次调研,领导专门提出对教师队伍发展的殷殷期待。周伟强先生指出:“未来是围绕人的竞争,要有人才的锻炼空间,要给予教师足够的培训、深造和成长的空间。”吴新明先生则表示:“要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与高新区教育局和人才市场保持沟通,教师都是人才,不分公办民办,都要重视。”
教育即唤醒,培育“博慧”的学生,探究“博慧”的课堂,就必须发展“博慧”的教师,特别是与学生成长紧密相关的班主任。
一所好的学校,就是要让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一个良好的教育生态,如一方池塘,生成“活水”,使池塘呈现出生机盎然、触人心弦的美景。伦华教育始终把教师和班主任人才的培养作为工作重心,精心设计内容,丰富提升模式,努力促进人才的能力迭代。
每年一次的班主任论坛,就是这样一个分享追梦喜悦与收获,探讨育人困惑与迷茫,迸发激情与火花,明晰未来目标和发展的活动。
齐聚一堂:做幸福的摆渡人
14日,伦华教育博慧教育研究院第一届班主任德育专题论坛在相城区拉开帷幕,本届论坛以“新时代德育的使命和挑战”为主题,旨在搭建交流的平台,学习德育新理念与新方法,分享班级建设的智慧与能量,提升伦华教育旗下实体校班主任队伍的专业核心素养。
今日会堂,熠熠闪光,这是伦华教育者“博慧”的炫彩;众人心间,温暖如春,这是伦华教育者师爱的涌动。我们齐聚一堂,在这诉说我们与伦华教育爱的故事,分享我们追寻“博慧”教育的探索与收获,聆听专家学者的讲座,提升班主任的教育艺术水平,激发教育热情,共同担起新时代德育的使命,迎接挑战。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论坛由伦华教育博慧教育研究院主办,不仅有来自各实体校及幼儿园的班主任团队,更邀请到了来自北川羌族自治县中小学幼儿园的校长和园长们。博慧教育研究院,是伦华教育对提升教育质量、沉淀教育思考、梳理理论体系的一种探索;是以政策为牵引,在顶层设计、系统谋划和发展逻辑上迈出的重要一步,伦华人自此有了更专业更广阔的学习发展平台。
屏幕上,四季更迭,一张张笑脸绽放、一份份荣誉纷至沓来、一首首赞歌深情唱响、一位位德育人迅速成长……一段感人的视频,带我们回顾了伦华教育四周年来的辉煌历程。忆往昔,峥嵘岁月,我们步履坚定;展未来,无限风光,我们直面挑战。
苏州市教育局政宣处处长徐洁女士致开幕辞:“作为班主任,要理直气壮做德育,把立德树人放在第一位,坚守教育初心;要顶天立地做德育,要落实、落细、落地;要真情实意做德育,时时刻刻把孩子需要和国家未来放在心上。”她表示:感动于曹校长对于教育的执着、坚守、追寻,感动于伦华教师团队的不懈怠、不停步。
伦华教育博慧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苏科外校长张彤女士发表讲话,表示:班主任的理念、行动、成效直接关乎孩子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
作为学员代表,苏科外附属幼儿园教师方丹发言:“孩子星星般的眼睛和灿烂的笑容,是我们前行的动力;我相信,人在一起是聚会,心在一起是团队,在这个培育精英的世界文化场中,我们作为班主任,要用相同的信念,为每个孩子创造人生中最灿烂的回忆。”
“博慧研究院是一本书、是伦华人日日夜夜对教育的坚守;是一座山、是伦华人兢兢业业对世界的融合。”悠扬的乐声响起,我们共同诵出心中所愿。
温暖信仰:做麦田的守望者
有这样一位老师,她用一个人的心,脉动一群人的心;她挑着孩子沉甸甸的梦想,行走在以德育人的路上。她就是昆山四星级教师,任教于葛江中学的于洁老师。她曾获得苏州教育十大年度人物、苏州首批名优班主任、全国模范教师的荣誉称号。于洁老师为“博慧”班主任们带来了一场名为《班主任班级管理问题见招拆招》的专题讲座,以提升班级管理能力,给我们带来了最美的一课,那温言润语让我们如沐春风,那生动事例诉说着师者大爱。
她强调,作为班主任,应当往专业化方向发展,明晰班主任工作的目标和需求。她结合丰富的工作经验,以睿智的思想、活泼的形式,将班主任工作的管理艺术一一呈现、升华,为我们奉上了一席知识与趣味的盛宴:有一种安慰叫做“无言”,有一种为难叫“第三方补充协议”,有一种灭火叫“倾听”,有一种着急叫“笃定”,有一种处理叫“冷处理”,有一种优秀叫“心理素质强”。
于老师专题讲座的核心,与伦华教育6C理念不谋而合。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各实体学校的一线班主任们以身作则,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青年一代教育人的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模样。来自苏科外和常国的班主任代表——胡永红、周宁、孙静、张峻宁、尹雯、张婷玉也带来了教育征途中那一则则感人的故事。
在他们充满细节的故事里,有初为人师的慌乱,有收获惊喜的幸福,有触动心灵的成长,有坦诚舒展的明媚,也有铭刻在心的责任;有保持菜鸟的初心,摸清每个孩子性情的细心,24年如一日坚持的匠心,将兵法融入班主任工作的慧心,不负所爱事业的诚心,家校同心共育的耐心。其中,凝聚着对学生毫无保留的关爱,对人生道路毫不松懈的追求,对收获与给予的感恩,对教育事业和方向的思考。
他们日复一日用自己的激情点燃学生的热情,用自己的爱心开启学生的慧根,生动地诠释了一名优秀的伦华教育者的责任、担当与智慧。精彩的育人故事和智慧的管理经验获得了领导和在场同仁们的阵阵掌声,班主任工作需要有人做,更需要有人探究和思考。
班主任是教育生态圈中的关键环节,只有当班主任、学生、家长形成互动、目标一致、理念相同时,整个生态圈才会更加和谐有序,并为孩子创造更为立体化的空间。
坚守初心:做精雕细琢的匠人
“教师是山,学生是水,只有碧水青山,方成如画风景。”江苏省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江苏省班主任基本功竞赛总负责人、教育学博士齐学红教授特意带来一场名为《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学校生活》的讲座,从文化的角度看班级管理和德育,这不仅是业务上的学习,也是思想认识的提升,更是心灵的荡涤。一场讲座后,班主任们心中已树立起更加清晰明确的自我提升计划。
“家校协同的构建原则有:科学、有序、积累、有恒。”“要建构适宜儿童成长的良性氛围,必须要发挥核心力量真诚互动,当一名教师用一颗真诚之心和自己的学生相处时,他会出于学生的根本利益来考虑一切问题,从而从内心生发出作为教师的根本智慧。”为了让班主任工作更高效,让德育工作更温情,让家校关系更和谐,北京市德育特级教师万平老师开启名为《点线面体,共同构建和谐的班级家园》的讲座。“北京市学生最喜欢的班主任”“国家 ‘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教学名师”“北京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老师”,无数荣誉的背后是万平老师数十年如一日的无私爱心、不懈积累和教育情怀。
两场讲座,留下的不仅是愉快和感染力,还有为学、为师、为人的深刻思考。全体班主任,我们愿是春风,是春蚕,更是化作护花的春泥。稻谷有根,深扎在泥土;我们也有根,“博慧”信念扎根在学生心里。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伦华教育创始人、总校长曹伦华先生为班主任们带来了一场充满耳目一新的理念和切实有效的工作方法的讲座。在讲座中,曹伦华先生从6C素养出发,深刻诠释一位“博慧”的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灵魂人物需要具备的品质,帮助老师们兼收并蓄,融汇贯通,走向更精致的教育之路。
作为与学生接触时间最长、关系最密切、最能以身心力量引导学生成长的群体,班主任也必须实现观念的发展与思维的革新,用更开阔的思路、更全面的视角、更卓越的能力参与班级管理,做到集优秀教师素质、优秀管理者素质于一身,共同建构良性的博慧教育生态圈。
曹伦华先生指出,成为一名“博慧”的班主任,首先要成为一名“博慧”的教师,要做到爱生、敬业、有发展。
●爱生:真正爱生的教师,能走入孩子内心并留在那里,懂得学生所想、所思,与他们平等地对话,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建立自信自强的品格,成为一个真正有思想、有能力、有担当的人。
●敬业:伦华教育的工作作风是科学务实、自强不息、追求完美。敬业并不仅仅是简单地完成工作,而应是精益求精,追求完美,这已经成为伦华人的本能和生活态度。
●有发展: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充盈伦华教育平台的内涵,巩固基础,拓宽外延,让这个平台上的每一位老师都能够有所发展。
在“博慧”教师的基础上,班主任更要做到“用心、创新、合作”。
●用心:是在无数困难前的坚守,是把爱洒在课堂的奉献,是凡事多想一步、多做一点的精致,是时刻觉得自己仍不完美、须汲取力量前行的觉悟,是对每一个孩子因材施教、拒绝流水线生产的坚定,是陪伴、是引导,是发掘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创新:在这个4.0新时代,德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育人使命始终如一,但德育方法需要创新。作为班主任,面对越来越有个性、越来越不一样的孩子,我们必须在理念和管理上不断创新,拥有敏锐的嗅觉和细致的观察力。
●合作:在家校共建上,有一种合作叫“四两拨千斤”,有一种合作叫“统筹全局”,有一种合作叫“统一战线”,有一种合作叫“将心比心”,有一种合作叫“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博融天下,慧悦人生。这信念给了我们一杆生活的尺,让我们自己天天去丈量;给了我们一面模范行为的镜子,让我们处处有学习的榜样。这座大桥,为我们连接教育之路,让我们走向收获的巅峰;这根青藤,坚韧而修长,指引我们采撷到教育的真谛。
我们所从事的是一份那样崇高的职业,那我们就理应背负这份身为教师、身为班主任的不能推卸的责任。只有脚踏实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能用真心去关爱学生,用真情去温暖学生,带着最初的激情,一路采撷动人鲜活的风景。
你看,这一首《博慧颂》,就是我们最宏大的愿景和最真挚的心声:
6C理念喷涌着内涵外延的底蕴
点亮漫漫征途的满天星辰
海纳博取积淀的旅程
是思辨哲思的基石
文化因子的融合
更是凝视世界的阔达
多少苦与爱、多少幸福与坚守
才能实现博慧万里的抵达
博观约取,拔节育穗
英姿勃发,不负期许
时光温暖相待的地方
是博融天下慧悦人生
© 伦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