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且行且思且成长 | 一场为“博慧”教师精心打造的培训之旅

作者:摄影: 审核: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9-06 阅读次数:1396

这个暑假,作为引路人,伦华教育旗下实体校的40余名教师,带着“博慧”理念,和400余个孩子一起走向世界各地,开启人生新征程。在教育之路上,追寻“诗与远方”,在这个多元文化交织的世界,寻找每个人的独一无二。

读万卷书,还需行万里路

伦华教育创始人、总校长曹伦华先生曾说:“开放性是时代的特征,也必将是时代教育的特征。我们致力于培养融合多元智慧,视野开阔的未来精英。”

游学中,有新视野、有新鲜感、有新体验、有新感悟。

“环球行”新西兰论坛让我们看到了两国青年思维碰撞的酣畅淋漓;美国哈佛大学研学营让名校梦默默生根发芽;赴英、赴澳和赴法修学直击西方教育的核心精髓;巴厘岛国际义工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义工精神;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的亲子营让父母懂得了高质量陪伴的意义;北欧三国研学营、美加国际领袖营、德国柏林国际艺术节、贵州天眼研学营体现“多元文化”、“领袖力”、“艺术气质”、“科学素养”等软实力的重要性……


落地有声,听听“博慧”教师的收获

截至2018年8月,我们共送出近千名师生前往14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深度修学,无论学科、教龄,每个教师都有跨出国门、体验不一样文化的机会!

去到不一样的国家和城市,踏入不一样的校园,遇见不一样的人,拥有不一样的感受,这段游学经历对每个人来说都同样难忘,同样有意义。翻开这些游学日志,了解这段时光对他们来说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和意义。


境外修学:一个梦想的能量场




赴英修学对老师同样是一次提升语言能力、增强文化理解与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机会。和学生们一样的住家体验和出游,了解了地道的英国家庭文化和英国的地理、人文、宗教,乃至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对往后的英语教学都会带来很多积极的思考。

——韩逸夫 苏州科技城外国语学校


赴英期间,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一位同学的转变,从修学前的任性,到修学后的明达。鉴于他的个性和能力,在修学期间,我安排他为小团队的领导,负责统筹监管团队成员的在校学习生活以及出行游玩安全,在一次次的冲突、耐心沟通以及6S活动中,他逐渐转变自己,从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成长为一个懂理解,有担当,会领导的阳光男孩。

——汤怡浩 常熟国际学校


英国的课程设置特别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散思维。在很多课上,老师会要求学生记笔记,他们的笔记很多都是思维导图模式。没有和老师一模一样的范本抄录,他们是自由设计。遇到困难的时候,也会毫不胆怯地寻求老师的帮助或者和同学讨论,课堂上十分热闹,但是很有秩序。

——王晓 常熟国际学校


作为带队老师,感触最深的便是英国人的生活之道。生活中,英国人规则意识强,对他人充满包容与尊重,礼仪学习无处不在,餐桌上、教室内、行走间,无不体现出英国人特有的绅士淑女范儿。

——任水晶 济宁孔子国际学校


赴英修学对老师的专业能力和自身素质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帮助。活跃、开放的英式课堂,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教育。特别喜欢英国的中学课程,丰富多彩。除了核心的英语数学科学课程之外,还有许多特色课程:Design and Technology课、Drama and Dance课和社会与宗教课等。英式课程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培养,这与伦华教育育人的理念是一致的,多元的教育,培养多能的孩子。

——郭红艳 义乌市群星外国语学校


对我而言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精神升华,此次带队修学不仅增长了见识,更提升精神层面的成长,最终开阔的不仅是自身的眼界、知识、气质与胸襟,更会在日后的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将这种“正能量”传递给孩子们。感受与体会,即便不会即刻改变什么,也会在内心埋下一颗成功的种子……

——程蕴秋 济宁孔子国际学校


感触最深的是能够切身体验文化差异带来的冲击:图书馆每次装饰都有不同主题,温馨似家,书架下有轮子,拿书时先用一块挡板标记;用平板教学,但没有人玩游戏;看似散养,活动时间或踢球或玩游戏,孩子摔倒了爬起来继续,没有我们怕磕着碰着的顾忌。

——吴秋梅 济宁孔子国际学校


孩子们有着强大的自理、自立能力。他们能够很容易的和当地的孩子成为朋友,能够很自然的进入当地的课堂,能够独立为住家展示中国传统食物,能够感恩老师对他们的付出,能够珍惜和小伙伴们建立起来的友谊,能够彼此之间互帮互助、互相学习,能够独立解决困难、处理问题。孩子们原本比我们想要的要优秀的多,与他们朝夕相处,我感受到了孩子们除了在学校的另一面,我更加的了解孩子们,在以后的教学中也能够更加全面的去看待孩子们。

——谢丽君  济宁孔子国际学校


作为老师,我的收获有两点。组织协调能力的提高:作为带队老师,首先要能够对行程有合理的统筹安排以及全局的把控能力;其次在陌生的国度,不仅要保证每个学生的人身安全,更要能与家长进行良好、及时地沟通;最后,在遇到问题时,要做到沉着冷静,与学校、中介等各方面做好协调工作,以保障所有活动的顺利展开。教学能力的提高:法国式的课堂是自由的、轻松的,作为法语教学工作者,我学习到了许多优秀的教学方法及课堂活动,并带回来了数本法国当地的教材、教辅资料,相信会让我们今后的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刘舒婷 济宁孔子国际学校


中外青少年双语论坛:开启全球对话之旅

作为带队老师,我为苏科外学子接受挑战、精诚合作的优秀品质感到自豪,未来,也会将认识到广阔、自由、多彩的世界文化融入到日常教学课堂中,培养全球化人才。唯有立足华夏根基,胸怀全球视野,为学生提供探索无数可能的通道,才能在教学相长中帮助学生和自己释放潜能,在未来成就彼此的梦想与追求。

——尹雯 苏州科技城外国语学校


参加这次修学,我的教育视角发生了转变。

1.关于教室布置。新西兰的学校教室铺地毯,在教室外更衣换鞋,课桌椅轻便,排成不同形状。教室没有讲台,班级有很多区域:资料查阅区,读书角等。英特班的教室布置,可以考虑逐渐弱化条条框框,向此布局过渡。

2.关于读书。新西兰上午老师都会抽出20分钟左右为学生朗读课外读物的章节,大家围坐在一起讨论,发表看法,这点很好。

3.关于设备和课程开发。新西兰班级学生每人都发放一个小laptop,内有一套网上阅读评分系统,可以考虑逐步研发自主评价系统。

——华怡 常熟国际学校


谈及我们身为带队老师的收获,必然是从教育的视角去看。我感触最深的有三点:挫折教育,让学生从小学会坚强,远离骄纵;注重生活实践和孩子天性,不纸上谈兵,不以考试论英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让学生自小确立起目标和方向,尽早为之而奋斗,不迷茫,不随波逐流。

——孔令杰 济宁孔子国际学校


有幸带领十六个孩子走进新西兰,除了怀着同孩子们一样的新奇,也有着不同于孩子们的“贪婪”:对于我来说,走出国门的机会并不多,深入异国课堂和家庭的机会更是求之不得,所以,无论我到了哪里,哪怕只是行车途中,也总是贪婪地看着窗外的世界,尽可能多看多听多了解,同时在内心进行种种比较,尽可能多地吸收更多异国文化,感受异国风情。

之前不太乐意接受新奇事物,甚至回避与陌生人的交谈。这一次,虽然语言不通,但是喜欢住家家庭,并有与他们交流的渴望。原先总觉得自己年岁大了,没有必要学习新知,可现在,除了随时随地的搜索相关资料,有一种想学习语言的强烈愿望。

——李玉英 济宁孔子国际学校


国际义工服务:不一样的成长蜕变




通过此次带队出行,锻炼了带队教师的“十八般武艺”,要扮演教师的角色、导游的角色、父母的角色、朋友的角色等,虽然只带了五名学生,但是要做的工作却是一个不落,带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出行,同时也圆了自身的一次国际义工梦。

——王娟 常熟国际学校


1、更加了解青春期孩子们的思维和想法,也更加信任孩子们的能力。

2、安全问题须重视,一切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都建立在良好的秩序、沟通和合作的基础上。

3、生活中的实践,比如让咱们的学生给印尼小朋友上英语课,远比在课堂上枯燥的说教要有用的多。

4、只有教师自身身正为范,才能引导学生也成为优秀的人。

——斯珊珊 义乌市群星外国语学校


境外夏令营:行走的动态课堂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句话对于我们英语教师来说尤其重要,因为在修学体验中我们更能真切感受中西方文化、教育和习俗的差异,这样我们才能保证在教学中给学生的“一滴水”是细水长流并且滴水不漏的,而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芬兰特别注重孩子们的实践,在科技馆中,各种体验式的项目随处可见,孩子们就可以在动手操作中感受科技的魅力。

——高红 常熟国际学校


此次修学让我感受到,世界排名第一的芬兰教育,最大的原则是学生的平等,充分地尊重和关注每一个个体的发展,让学生用更多的时间走近大自然、走近社会,通过大量时间的玩和体育运动来拓展对世界的认识,发展社交沟通能力和创造力,这是此次修学带给我的理念更新。

——郁丹萍 常熟国际学校


作为带队老师,我认为修学对孩子的意义是开阔眼界,领略异国文化与风光。尤其是国外的很多便民设施(比如随处可见的免费直饮机等),处处体现出人文关怀,体现出国家对国民的关心与关注。孩子们在这样的年龄看到这些、学到这些,长大之后一定会成长为一个具有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精英型人才!

——杜永宝 济宁孔子国际学校


8月初,带领苏科外学生交响管乐团的14名学生远赴德国柏林参加2018年国际艺术节演出。作为带队老师,为了本次修学能顺利圆满,从出行前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从曲目的选定,声部的协调,与德方联络音乐会演出的各项要求及出行前的训练等,到达柏林配合组织大师课各项安排,为学生争取更多地学习展示机会。学生们进入音乐的殿堂、体验大师级的技术指导、了解多种乐器的发源地和制作工艺、游览艺术之都,这对于学习音乐的学生来说,是一次美妙的艺术之旅

——陈慧 苏州科技城外国语学校


科学营对于科学老师来说,是难得的实地学习的机会:走近天眼,我能更好将天眼从结构到特征进行深度剖析;黄果树瀑布,我对卡斯特地貌有了更真实的感受,不在是专业书本中冷冰冰的化学公式与图片;千户苗寨,对苗族的认识从简单的服饰到多方位的衣食住行都有了全面了解;地化所,对岩石的种类、岩石形成重新了解。一次修学对于老师的成长绝对不亚于学生,修学的过程也是老师们提升专业素养,拓宽教育视野的过程。

——杨洁 苏州科技城外国语学校


本次带队美国哈佛线的夏令营,不仅感受了美国东部的文化,更重要的是与世界顶级名校进行近距离的接触。在哈佛大学的5天学习过程中,孩子充分感受了真正的美国常青藤大学课堂,与哈佛的老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在这里,学生们进行课堂互动、小组讨论,提升谈判技巧和批判性思维。本次修学,对孩子最大的意义在于,他们对申请名校有更大的目标和动力,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

——朱丹 常熟国际学校


亲子营:自由丰盈的童年


在日本,教师们更注重孩子各方面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和良好性格的塑造。短短一餐饭的时间里,日本的老师们无形中给我传递了:用自己开朗乐观的性格带动孩子,用自己的言行身教孩子。那样浓浓欢乐的氛围,让我这个身在异国的人感觉无比温馨,向往更多的融入。思及此处,获益颇多,从自身做起尤为重要!

——王丽英  常熟国际学校附属幼儿园


日本是一个非常注重环境保护以及资源利用的国家,在日本短短一周的时间,宝贝们已经形成了初步的环保意识。用完的纸巾不小心掉在了地上,小宝贝立马捡起来说:“垃圾不能乱扔的。”从一个小小的细节变成看出宝贝的成长与收获,游学的魅力就在于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儒雅自信有朝气的世界小公民在宝贝们身上有了新的诠释。

——仲鸣 常熟国际学校附属幼儿园


这次带队日本亲子游学,给我最大的震撼就是日本教师的“自然教育”,让孩子回归自然,用双手感知世界,触摸昆虫,探讨各类昆虫的特点。课堂就是大自然,不再是拿图片上课,不再是老师的描述,孩子在玩中规范意识,萌发思考力

——邹聪 常熟国际学校附属第二幼儿园


修学本身对我来说也是学习和提升的过程,非常感谢学校能够为老师提供这样的机会,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参观世界各地的学校,同时把自己所看到的所感悟到的融入到日后的教学中,也是为传播多元文化打开了一扇大门。在旅途中和家长与孩子间彼此悉心照顾,也加深了与家长之间的感情,从而为家园合作,家校合作搭建一座桥梁

—— 刘丽娜  苏州科技城外国语学校附属幼儿园


踏遍万里阅春夏/难忘当属温哥华/参观名校美如画/拓宽视野赏风华

互赠礼物小萌娃/热情自信惹人夸/趣味课堂多互动/挑战自我勇气佳

——裴培 苏州科技城外国语学校附属幼儿园


这次旅途浸润在异国环境之中,孩子们的各种能力都得以体现,特别是他们的英语沟通能力,过海关,看到小小的人儿踮起脚尖和安检员对答如流,我不得不感叹孩子们入学至今在英语学习、人际沟通、独立思考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成长。这次旅途也是父母的一次成长,让平时因为工作忙碌、没有多余时间照看孩子的爸爸妈妈拥有深度了解孩子的契机。

——刘栖寒  苏州科技城外国语学校


国外的学习氛围是自主探索的,看似宽松的学习环境,其实也在鼓励幼儿在活动中更大胆的创造,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由此,我联想到我们的教育,我们培养的是未来的小公民,在教育教学中应多融入未来视野,给宝贝们提供探索的机会,鼓励幼儿发现创造,注重师幼互动,创造和谐的活动氛围,使幼儿成为文明儒雅的世界小公民。

——支文  济宁孔子国际学校附属幼儿园


畅游世界,收获不一样的滋养

游学代表着无限可能,我们相信,所有参与其中的人都能收获不一样的惊喜,尤其是全程参与其中的带队教师,更全方位地感受了教育和文明的魅力。在伦华教育,游学本就是教师修炼内功的重要渠道,是教师成长的秘籍,是博慧教师成长培训计划的重要一环。

拓展一种视野

只有博取中外、跨越古今、融合世界、精益求精,才能不断丰盈知识与思想储备,创造有活力、有生气、有温度的生命课堂。

创造一个平台

通过学习、交流、互动,教师们不断修炼持续学习力和专业构筑力,激活文化氛围,建立了可持续的学习生态。

提供一种滋养

徜徉于浸濡式课堂,沐浴中西文化,作为教师培训提升的重要一环,这本就是一种不一样的成长滋养。


在游中学,观天观地观人;在学中游,鉴人鉴事鉴物。

相比日常的学科教育,国内研学和世界游学呈现了一个个没有围墙的世界课堂,它们更灵动宽泛、更充满活力、更富有生活体验和生命体验,提供了无数探索可能的新通道。在波澜壮阔、丰富生动的社会实践中,师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用自己的心去感受文明,行走在无边课堂,埋下一颗梦想的种子。



作者:带队老师们

编辑:高晶怡、顾心怡

审阅:丁清卿


©伦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