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聚力内化深化,打造新时代教育版“富春山居图”

作者:摄影: 审核: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8-12 阅读次数:548

要开创新路子,最关键的是你会不会自己提出问题,能正确地提出问题就是迈开了创新的第一步。

——李政道

2024年8月7日-10日,“与智偕行·新思优变”伦华教育2024年度高层管理培训在有着“中国最美县城”之称的桐庐拉开序幕。旖旎的山水风光,过往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纷至沓来,如今迎来伦华教育核心管理干部团队,在这里沉心静气探管理,携思带悟成教育。

微信图片_20240812091203.jpg

对于一个教育人而言,教育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对于我们教育管理团队亦是如此,因为管理提升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我们始终要意识到,科学管理对博慧教育永续发展的重要性。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说:“管理的本质是激发人的善意和潜能。”对于我们自身而言,管理要发挥人的才能,不仅是个人的发挥,更是集体的发挥。


伦华教育即将迈入创立的第十个年头,跨入下一个新征程,我们应沉着冷静,鼓足干劲,以先进理念引领发展,以出色管理保驾护航,努力构建优质教育,实现集团新的跨越和发展。


Part 1

在桐庐,进学致和、行方思远

“潇洒桐庐郡,乌龙山霭中。使君无一事,心共白云空。”千年前,北宋名臣范仲淹在桐庐县写下了流传千古的《潇洒桐庐郡十绝》,以诗代画介绍了桐庐天下独绝的风光,在满目青山、蜿蜒江水中,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广度。但如今的桐庐,通过敢闯敢试、敢于创新的“基因”,凝聚成桐庐制造业的强大向心力,涂绘出一幅幅螺旋上升的桐庐制造新图景。作为“中国制笔之乡”,桐庐的制笔业近年来不断打造差异化产品、形成品牌,聚焦产业链闭环的打造,借助跨境电子商务,书写出产业的深度。紧跟时代的变迁,桐庐联动电商巨头升级合作,实现了区域从“快递人之乡”向“快递产业之乡”的成功转型,拼搏出发展的速度。


纵然国家政策与教育市场环境不断变革,但伦华教育始终积极领会《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确定的战略目标,在夯实教育基点的同时,努力做不一样的教育,在创始人曹伦华先生的引领下,做好公办教育的优质补充为我国迈入教育强国行列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微信图片_20240812091858.jpg

发展优质教育的过程中,伦华教育坚持多元建构、多维探索,悉心共筑博慧生态圈。首先,我们坚持以生为本,尊重每一个生命的平等,不断拓展教育的广度


其次,我们将二十余载的教育理念化为实践路径,指引集团旗下实体校及园所努力去打造“世界文化场”,深耕教育的深度


最后,我们紧跟时代和政策的变化,守正创新、推动改革,跑出高质量教育的速度


这背后,必然需要强大的高层次领导团队去支撑、去引领、去谋定。


微信图片_20240812091930.jpg


Part 2

引深思,同道相益、与智偕行


教育,从来不是孤芳自赏,更不能沽名钓誉。在教育的路上,我们期盼与不同行业的有志之士对话、探讨,共赴一场思维碰撞的“饕餮盛宴”。


我们相信,顶尖高手之间总是惺惺相惜,就如同崇尚“狼性”文化的华为总裁任正非,却推崇主张修心的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他们在相互深入交流后,双方都能吸取对方的长处,内化为己用,最终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微信图片_20240812092428.jpg

伦华教育一直强调“博融天下,慧悦人生”,我们只有视野越宽广,团队才能越有远见。多年来的中高层培训,让我们先后前往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厦门大学等国内顶尖名校,与不同的教育同仁、行业能者探隐索微,深究新时代教育管理的未来,寻找破局教育管理难题的钥匙。


所以,教育管理者在仰望星空、锁定目标的同时,更要智慧地借助他山之石,汲取有益的内容为自身教育管理所用,有效地提高管理效能,更能坚守教育初心,解决教育根本问题,回归教育本真。

此次中高层培训,我们特邀上海平和双语学校校长万玮、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伦华教育集团财务总监沈潜铭与伦华教育高层团队娓娓而谈,给予大家更多帮助、启新大家的思路。


精要分享



管理层要最大化去改进组织运转的效率,让每个人发挥自己的优势。中层不能做的事情要高层管理者去引领,中层能做的让他更好的做。

——万玮《校长领导力心法》

微信图片_20240812092607.jpg


一个地方、一个学校就是一个教育生态,我们的教育理念决定了我们的教育生态。我们要从自身出发,关注学生自身的发展,个性化教育。我们在坚守教育底线的同时,坚守有个性有尊严的教育。

 ——熊丙奇

《中国基础教育形式与教育者责任》

微信图片_20240812092645.jpg


作为一个运营健康的教育集团,我们通过积极学习《新公司法》,在保障集团合规运营,防范法律风险的同时,也能优化企业治理结构,帮助企业适应市场竞争,帮助完善集团内部治理结构。

——沈潜铭《“行李箱”里的新公司法》

微信图片_20240812092718.jpg



Part 3

谋未来,高瞻远瞩、新思优变

目前,我国人口增长趋势堪忧,使得未成年人口对教育资源需求总量减少。与此同时,民办教育质量层次不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际学校市场的良性发展。


伦华教育旗下各实体校和园所的高层管理者,要思考如何在稳定生源的基础上,继续做好有品质、有温度、有情怀的博慧教育

此次高层管理培训,搭建了一个互学互鉴、通力协作、协同发展的平台,打破集团内部校际壁垒,助推优质均衡,让高层管理者切身感受到伦华教育这个大家庭的支持和温暖。


在思维的激荡和碰撞中,在观念的转变和融合下,在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下,高层管理者通过实践探索,得到充分的赋能支持,长远来看,实现了个人与组织的协同进化、共同成长。通过“人单合一”管理模式,引领管理者们在岗位上焕发新生、开启新纪元。

在团队汇报中,各组管理者金句频出:

●Head to a windy spot. The wind will let us hear the inner voice and guide us towards a brighter future.

●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理应成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打通学校间,学段间的断点和壁垒,在师资、课程等建设上实现“通、引、培”专属路径。实现贯通培养,一体化衔接。

●如今,生源是学校的“生命线”,优质生源是学校的“新质生产力”,让我们一起去,有风的地方,迎接八面来风。

.......

8月9日,曹伦华先生为全体管理干部带来《走,去有“风”的地方》的专题讲座。他希望通过一场系统的学习、深度的思考、透彻的剖析、坦诚的分享,帮助大家摒弃“小农意识”,从集团大的系统层面、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互通有无、融合发展、协同创新,为伦华教育迈向十周年奠定坚实的基础。

微信图片_20240812093004.jpg

微信图片_20240812093020.jpg

此外,他创新提出集团要创造一个AI友好型组织,希望大家从改变认知、确定方向、打造团队、塑造文化等方面去提升。


在整个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伦华教育的发展蒸蒸日上,品牌的厚度不断增加,社会影响力也愈发深远。

伦华团队是一群热爱教育的人,我们从五湖四海汇聚到一起,已然成长为一支坚如磐石的队伍。敢于求新、勇于求变、善于求质、乐于成长,是伦华教育发展的最大资产和底气。


让我们一同乘风而行,踏浪追云,踔厉奋发向未来。

微信图片_2024081209314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