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12年丨眼底若有星星,前方终会被照亮
作者:摄影: 审核: 来源: 发布时间:2021-11-02 阅读次数:1074
如果明天就是下一生,你将如何度过今天?
在伦华团队第十二年踏上北川之行前,看到这样一则新闻,11岁时在汶川大地震中幸存,但右腿被截肢的残疾女孩牛钰穿着机械腿走上了上海时装周的舞台。她在微博上写道:“一条腿的缺失并不影响我对生活的炙热。”
对于很多年轻人而言,当年的故事已慢慢变得模糊,我们的坚守奔赴意味着什么?我们作为教育人,又承载着怎样的梦想和期望?牛钰的心声和信念,或许说出了我们埋藏在心底,亦是柔软,也是最真实的感动。
眼底若有星星,前方终会被照亮
今年,伦华教育创始人、总校长曹伦华先生带着集团旗下苏州工业园区名城旺墩幼儿园和苏州工业园区名城苏桐幼儿园的老师和家长们前往北川桂溪平安希望小学展开第十二年爱心之旅。
“曹校长,曹校长!”朱前坤在人群中激动地呼唤着,手往前伸一下拉住了这位来自苏州的家人。
这个小伙子对于曹校来说并不陌生,在前不久他就收到朱前坤的来信,得知为了优化和集中教育资源,原本在甘溪小学就读的孩子们在今年秋季都来到了桂溪平安希望小学上学。
新的学校并未让他们感到陌生,他们很快融入到新同学之中。
朱前坤跟曹校细数着他一路以来得到的围巾、围脖、帽子。“您不仅让我们的身子觉得很暖和,心中也觉得无比温暖。”
在他的眼睛里,闪着明亮的光,让曹校长和身边的家长、老师们都不自觉感到温暖。
走在校园中,窗明几净,外墙上还能望见精心绘制的壁画,一切都显得那么灿烂,正如同这里孩子的笑颜一样。
在多方的的助力下,校园的硬件措施得到极大的改善。身处大山之中,很多幼儿园的孩子们早早开启了自己的宿舍生活,但在床位紧张的情况下只能两人合床,一周也只能回家一次。
没有父母的陪伴,老师便成为他们最亲的人。正如在石缝中绽放出的花朵,顽强坚毅,却也更明媚和动人。就像此行来自名城旺墩幼儿园家长彭慧妈妈说得那样:“虽然条件艰苦,但是小朋友们个个自信,阳光,发自内心的快乐都印在脸上。”
在现场,孩子们和老师手拉着手,穿着传统的羌族服饰披毡原,敲击羊皮鼓,跳起了当地的羌族舞蹈,邀请来自远方的家人们共情起舞。
孩子们说,再过几天的农历十月初一,便是羌族人一年一度的羌历年,是羌族人民最为隆重的节日之一。“我们想把这份喜悦提前带给大家。”孩子们的背后,只要一抬眼,便是一望无际的大山。
曾经的这里,仿佛穷极一生,都被散不去的云雾挡住了去向。在十二年的牵手下,我们知道,我们多年来在教育上带来的帮助,不是为了别的,只是为了能在孩子们心中种下小小的种子,就如同学校墙壁上写得那样:“感恩心做人,责任心做事”。
在往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孩子们眼底若有星星,前方终能被照亮。他们可以选择越过大山在外闯荡,也能选择回到这里,去点亮他人眼底的光芒。
从引路人到共创者,汗与泪终会成珍珠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曹校带领的团队在很早就意识到,帮扶只在一时,给北川这个相对封闭的山区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帮助这里的校长和老师们不断成长和提升,才是重塑北川教育最好的手段。
与过往一样,我们带着集团旗下实体校及幼儿园的老师们总是奉上半天的示范课,与北川的老师们相互交流,给他们在教育方式和方法上答疑解惑。
与此同时,我们也提出和构建「校长英才计划」,每年北川的各校校长前往集团旗下实体校进行沉浸式的学习和培训,汲取教育管理上的精华,在回到北川后,给予很多年轻老师们在教学业务上的精进和培养。
与此同时,每次的前来北川的家长和老师们,也历经一场心灵的洗礼。
同样身为教育工作者的苏桐幼儿园家长陆曼娜妈妈说,来之前虽然知道这里的孩子上学非常辛苦,有些甚至住在1000多米的山顶。但真正到达后,还是会被四面环山的环境所震撼,也会被桂溪老师们的坚守和孩子们的热情感动到热泪盈眶。
名城旺墩幼儿园家长李丹娜妈妈也十分动容:“顿时觉得当地的孩子独立性太强了,此行回去后,也要加强自己孩子独立品质的锻炼。伦华教育集团以及曹校长多年来的坚持,让这片土地多了欢声和笑语,也正是大家的努力与奉献,让这里孩子的人生拥有了更多可能性。”
对于来自两所幼儿园的年轻老师而言,他们的触动更为深刻。来自名城旺墩的陈奕名老师说,身为一名男幼师,他在示范课准备中做了很多努力:“最后我选择了绘本表演活动《永远永远爱你》,这是我第一次来四川,我希望表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
但孩子们对于学习知识的渴望、对绘本表演的兴趣超出了他的预期。他说,他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范例,未来让北川也能出现男幼师的身影。
对于名城苏桐幼儿园的石梦莹老师来说,北川行则实现了她一直向往的支教体验:“来之前我幻想了很多画面,但真的身处在这里,我深藏于心的情感,在见到孩子们的第一面时,就如千军万马般向我扑来。”
虽然只有短暂的两天时间,但石梦莹老师感觉自己不断被赋予能量,因着孩子们天真快乐的笑脸和热爱生活的模样,因为伦华教育的大爱无疆。
“我想回去过后把这些点滴都告诉我的孩子们,我们可能做不了什么大事,但是可以做胸怀大爱的小事。”
我们相信,年复一年的汗水和泪水,终会成为珍珠,串起彼此的心,让梦想传承。
每一次相见与分别,未知探索终将找到方向
每次的北川行,曹校都会殷切提问:“我们还能帮上什么忙?”
整整十二年,我们走过的每一步,让很多孩子们顺利长大成人,让一代代的孩子们学会感恩,成为“强国有我”的一份子,让中华民族守望相助众志成城的精神,不是一句空谈,而是流淌在每个孩子的基因中,不会被磨灭。
在疫情之下,我们无法如往年一样,让孩子们可以亲身置于地震遗址中,感受那份无法被遗忘的磨难。但我们不会忘记,让6C育人理念中的Commitment 奉献和Caring博爱根植于孩子的心中。
此次的善款,全数来自苏州工业园区名城旺墩幼儿园和苏州工业园区名城苏桐幼儿园举办的义卖活动所得,每一分的爱,都闪烁着孩子们的真诚和努力。
北川的老师和孩子们,还需要什么?新的命题接踵而来。这里的老师告诉我们,按照现在中央的五育并举的教育方向,教学上俨然发生改变,孩子们在美育和体育方面拥有更多时间,也在进一步解放他们的天性。
在课业的设计当中,如何羌族的传统文化融入到日常的体育和美育当中去,还需要大家的群策群力。
“羌族的歌和舞都是来自于生活,是老百姓在劳动的过程当中总结出来的精华,我们希望在强身健体中,让孩子们进一步感受我们民族的文化,包括我们的的手工艺,感受整个民族奋斗的过程。”
面对这一道考题,我们决定把它带回去,发挥各实体校和各幼儿园之所长,也会集合更多社会资源,去认真应对,寻找出一个最合适的答案。
在教育之外,我们更希望助力北川探寻更多发展的可能,例如羌绣文化和非遗传承,让这门珍贵的艺术形式走出大山,帮助很多还不富裕的家庭实现更多创收的可能。此外,我们也会继续思考,是否能找寻到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和企业,各施所长,履行应尽的社会责任。
虽然跨越1800多公里的距离,但我们始终愿和北川的教育同仁们同心共力,在彼此互融中,实现教育的同频共振,在未知探索中,找到真正的方向。
12年的北川行,是这一次旅程的结束,是下一次人生重塑的起始。
还记得开头的提问么:如果明天就是下一生,你将如何度过今天?
我们希望如歌词里写的那样:用温暖,守护生命,让浪花留了痕;用觉照,守护健康,让转轮点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