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梦想,善践履 | 奏一曲教育管理的思维交响
作者:摄影: 审核: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8-07 阅读次数:1634
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
So you have to trust that the dots
will somehow connect in your future.
——Steve Jobs
If we're growing, we're always going to be out of our comfort zone.全球第一领导力大师约翰·麦斯威尔曾这么说。伦华人坚信,颠覆性的力量都是蹑着猫步而来,而舒适区则像一个时空黑洞,只会不断加速消耗和吞噬时间,成为困住自己的“陷阱”而不自知。
所谓成长,就是在压力与动力之下不断启程,发现全新的自己,只有不断修炼内功、磨砺锋芒,方能制胜。面向未来,每一个伦华人都应当成为既精通教育、又深谙管理的T型人才,有自己专攻的专业深度,更有相当庞杂的知识宽度,眼光长远,视野广阔。
2019年7月29日-8月3日,由上海交通大学主办、伦华教育承办的“博采韬略·慧治经纬”中高层干部经营管理能力提升研修班在上海举办。伦华教育中高层管理团队走入这座著名的高等学府,在人文底蕴厚重的交大校园里,共同开启一场“求学、求新、求和”的学习探索之旅,迭代升级,精进提升,奏一曲教育管理的思维交响。
思维奔流丨授之以渔,育之以法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学有大道,大道有大师。
此次中高层干部经营管理能力提升研修班,伦华教育特邀请上海交通大学八位博学睿智的专家教授,赋能、驱动、升级,以激发管理人才的学习力与生长术,强化专业核心素养。
五天时间,八场讲座,教授们围绕“经营管理”的核心概念,以生动的案例、精准的解读、独到的见解,授之以渔,育之以法,处处体现学术智慧和深度思考。
与以往相比,今年的培训完全跳出了教育的“小圈子”,从更大的管理与社会格局,更深的理论与专业实践,纵横交错、知行合一,进行知识资源的整合。
●专家阵容强大,包含名校名家及躬身而作的教育一线管理专家。
●课程多元融合,包含人力资源管理、领导力提升、学校管理实践、财务报表解读、集团经营发展等全方位立体课程。
●理论实操结合,扎实的理论指导、生动的案例叙述、现场的实操分析展示,为每一位学员梳理知识结构、创新教学技术、拓宽育人思维指明道路。
“面临教育人才的竞争,学校应该努力培养更独到的眼光识别员工核心胜任力;运用教练Coach技术为员工赋能;采用更全面的绩效管理制度激发和释放人才固有的潜能;开展职业生涯管理增强人才的安全感、归属感和成就感。”
——易凌峰教授《提升师资队伍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思维》
“只有不停努力奔跑,我们才能留在原地。只有加倍努力奔跑,才能走到前列。优秀的教育领导人需要培养大树思维:保持阳光心态从而永远向上,不断充电并拓宽人脉从而扎深根基,保持专注与定力从而顺应发展规律,以耐心与坚守等待厚积薄发。”
——胡近教授《教育体系中的干部管理》
“如何让名师与名校彼此成就?如何让科学管理与艺术管理相得益彰?如何通过明确思路找到办学出路?这是我们始终需要思考的问题。”
——周彬教授《决策与执行:学校管理的思路与出路》
“从思维态度、探索路径、实现方式三个层面总结办学经验:在理想与现实的动态平衡中保持定力、拥抱变化;通过各学段‘教考招’整体联动寻求突破;重视落实从而让主动发展成为‘新常态’。”
——刘国华教授《改革背景下——上海深化课程与考试变革的思考和实践》
“人要走向生态学习,实现换挡成长,追求学以成人,引导潜能奔流;学校要更加饱满,教育要实现连接。”
——袁敏敏教授《全球视野下的国际化办学》
“学校是组织,组织需要管理经营;任何事,都要用因果思维去思考,管理者要基于企业的真实情况进行负责任的思考。”
——程毫教授《沙盘演练:财务决策及财务报表解读》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梯队的建设意义是人才储备、管理连续和员工激励,要学会使用岗位说明书的10大条款、培养方式的12个招式等,去开展人才梯队培养的接班人计划。”
——黄志强教授《人才梯队培养与建设》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我们的教育管理者更应该理解政策,找准定位,以现代企业、现代学校的精神战略以及发展思路进一步规范办学、提升教学质量,寻求差异化、特色化、精致化的发展之路。”
——熊丙奇教授《教育集团经营管理及发展模式的思考》
思维互通丨议之以群,化之以道
8月2日,中高层管理培训结业典礼汇报拉开帷幕。七个小组紧扣不同的主题进行分析,立足已有的教育经验,融汇五天深度学习的自我觉醒、反思与重构,通过不同的形式将此次培训的所思所得睿智呈现,不断拓展议题的广度,挖掘专业的深度,攀登思维的高度。主题演讲、情景展示、精彩游戏、甚至是无领导小组讨论,都“新奇”地出现在汇报展示中;有思考,有应用,有深度,对日常工作的紧密结合反思,更让学习成果真实可感。
“目标一致、合理布局、同心同德、超常发挥”“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让成长成为一种常态”“管理的本质是思考,要赋能人的积极自主成长”“对下要公平,胸中有文凭,专业高水平,障碍要扫平,道路要铺平,做人才有水平”……一句句所思所想,通过分享与碰撞,深化阐述“博慧”丰厚的内涵,将智慧的细流汇成波澜壮阔的教育图景;一种种不同的展现形式,无论风格沉稳或活泼,聚焦教育的理性深刻目光从未改变。
与以往不同,这次的汇报还对管理团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接受来自其他小组针对展示主题的犀利提问,这不仅需要临场应变能力,更考察大家对知识与实践的沉淀思考。
值得一提的是,苏州高新区科技城特别组织了一支考察团,他们全程参与培训,浸润其中,激情澎湃,也通过案例分享与理念阐述,赢得了现场热烈的掌声。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集团总校长徐瑛校长说:
“这次培训很有品质,也很用心,它折射了伦华教育对培训的重视和选择的智慧。讲座中我印象最深刻的观点是:我们要方向正确,做正确的事;要用逻辑思维思考;要有方法论概念。”
伦华教育实体校、义乌市群星外国语学校校长季建飞先生对此次中高层管理培训进行总结发言,“干货满满,收获多多”,他对此次活动的意义与影响力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希望大家“精准研究新政策、新环境,保持工作和学习的主动加速。”
在此次培训中,伦华教育全体同仁乘坐游轮,展开一场别出心裁的团建活动,观赏着两岸融合时代特色的美景,开展着融乐趣与思考的互动分享,守着教育初心,扬帆远航。
思维洞见丨启之以智,导之以行
世界的学习已经加快了,而且仍在主动或被动地加速,一直以来,伦华教育以创新与变革推动人才的活力激发与能量释放,实现换档成长,以不断的学习与改革激活团队能量。
8月1日,伦华教育创始人、总校长曹伦华先生为全体伦华教育的学员带来《学,所以益才,砺,所以致刃》的专题讲座,以实际的工作案例解析作为伦华教育的中⾼层队伍应当拥有的管理思维——政策思维、组织思维、问题思维、品牌思维、结果思维和大局思维,他勉励大家做“时间的淘金者”,并通过解读伦华教育多个独创的管理模型,为大家明晰了未来博慧教育的发展之“道”。
8月3日,伦华教育还召开了中期经营管理会议,团队直面当前存在的问题,围绕课程、人才、品牌、战略等方面,自我剖析、打破桎梏、生成策略,在革新思想的前提下,形成针对未来转型、战略和格局的新认知。曹伦华先生强调:“我们需要顺势而为,有创新的思维、开拓的勇气、智慧的连接,才能抓住当下的机遇,才可能激发新的机遇。”
大浪淘沙,百舸争流,要有勇立潮头的锐气、团结合作的和气和不畏失败的勇气。学习、提升、成长不仅仅只存在于这几天,而更应落实在奋斗的每一天,成为真正的终身学习者、思考者、探索者。
六天学习,在碰撞,反思,颠覆中前行,有思路才有出路,有顶层设计才能有整体发展,有系统思维,才会有现代企业,龟兔赛跑已经进入2.0时代,勤奋者需要智慧添翼,常规者需要特色提升,奔跑者需要方向引领。当今社会不进则退,慢进也退,只有不断努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苏州科技城外国语学校 张彤
聚焦前行,博采赋能,学以致胜。连续三年,每一次培训都上一个层次,每一次学习都是自己内化于心的提升。因伦华教育而骄傲,以努力而拥抱未来。
——常熟国际学校 周伟东
思路是核心竞争力。一个管理者应该有登高远望的视角和谋划,有颠覆自我的勇气和魄力,善谋划出思路,这是管理者要做的功课。
——常熟国际学校 吴佩琴
培训有权威专家的引领,也有学习小组的分享,有理论的升华,更有政策的落地。每天的学习过程都是满满的干货,宏观处着眼,细节处着手,带来的是面对变化的应对措施和个人思维的有效突破。
——济宁孔子国际学校 黄善文
管理是一门学问,不分时间和地点,有人的地方就有管理。崇文学校在育才和用才方面要坚持:优秀的管理者,必须是一个优秀的教练员。
——济宁高新区崇文学校 邹志刚
为期五天的培训结束了,给我更多的是感动和感恩,感动于在曹校的带领下有着雁一样的团队,感恩于我参加了这个团队,实实在在的体会到了伦华教育的文化,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伦华人的骄傲,集团有着庞大的规模和良好的发展前景,诸多的讲座对我有着指导意义,对我接下来的工作有着引领的作用,我会将培训内容扎扎实实运用于工作中,期待下一次培训。
——王琦 苏科外附属第二幼儿园
教而优则管,这是我以往对于学校中层管理者的概念。但在参加培训后,我深感自己见识之鄙陋。正如胡近教授所说:如果把校长、园长当目标,请努力成为管理专家,要有理念、有方法。要成为管理专家,就需要对管理学的历史、经典作品和代表人物、理论框架和发展有所了解,更要涉猎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专业。感谢集团与学校,让我“学而知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践行所学,力争“思而得远虑”。
——苏州科技城外国语学校 郑旭
思,既是思考,也是思维,要不断提升自我的能力,接收更多新事物,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拓宽自身的视野。变,跳出现有的舒适圈,不断创新、实践、总结、反思,敢于挑战自我。
——义乌市群星外国语学校 朱淑娴
有梦想,善践履,是每一个伦华人的情怀。
这种情怀,是爱人修己的品格,是坚定笃行的理想,是放眼天下的气度,是博融天下的胸怀抱负,是慧悦人生的美好追求,是使命必达的意气风发。
在这里,学习,是习惯和能力;而卓越,是我们始终坚定追寻的目标。
©伦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