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一次热气腾腾的生长:汲取智慧,让核心素养落地有声

作者:摄影: 审核: 来源: 发布时间:2018-11-19 阅读次数:1163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

唐 · 韩愈《答李翊书》


11月,相约金秋,缘聚常熟。


作为伦华教育旗下一大传统示范品牌,今天,2018年第七届长三角“博慧课堂”教学研讨会拉开帷幕。600余位教育界专家、同仁齐聚伦华教育实体校——常熟国际学校,且行且思,探索不止。


这是一场学科教学的饕餮盛宴,我们邀请名师,领航课堂教学改革,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博慧教学范式建构,示范多元、高效、包容、生本、智慧的课堂教学文化。


这是一次思维奔流的智汇蓄力,学科融合、培养目标、教育工具、学习场域、课堂形态……通过对关键议题的聚焦,多维触发认知,汲取创新的学习力与生长术。这是一次由心而生的热烈拥抱,对包括教育在内的任何一个行业,业内专家的每一条高屋建瓴的见解,同道中人每一次激烈的思维碰撞,都迈出宝贵的一步,让走向未来的九十九步,一步比一步更加有力。


IMG_1134.JPG


“长三角”

一个充满温情与梦想的品牌


“每一节课的默默耕耘与奉献,

在无声的时光里累积成为传奇,

它所激发与汇聚的精气神,

将成为最深厚的软实力。”


七年前,在各方的支持和关心下,常熟国际学校长三角课堂教学研讨会顺利落地,通过展示一线教育教学成果,服务长三角地区课程改革和教育发展。

七年来,“长三角”这个品牌已经强势崛起,深入人心,参会人数节节攀升,地域范围不断扩大,进而延伸为一种文化与理念。每一年的如约而至,每一场精品课堂的呈现,每一番切中肯綮的点评,每一堂醍醐灌顶的讲座,催生了课堂教学的崭新生长点。从“新课程课堂”,到“智慧课堂”,从“卓越课堂”,到“博慧课堂”,变化的是对课堂教学的关注焦点,不变的是它一直以来的使命——坚守“大教育”的情怀,收获成长的律动与内生的动力。


IMG_1735.JPG


七年后,我们的研讨交流日趋理性、务实、多元,从顶层设计到一线实践,更加严谨、专业、创新,并不断指向新的见解、新的共鸣、新的成长。

在传播学领域,有个词语叫“蒲公英式传播”,指信息的传播像被吹开的蒲公英种子,向不同的方向扩散,随后落地生根发芽。如果说前沿的教育理念、精致的课堂展示是那一株株饱满的蒲公英,那么长三角“博慧课堂”教学研讨会就是推动传播的那股动力,那一阵风。越来越多的教育界人士在研讨会上进行头脑风暴、交流沟通、拓展沉淀,将不一样“博慧”教育理念、专家们的教学实践带回各地,撒播生根,生长成一片引人入胜的教育风景。


“学科课例,反思对话,理念引领”

三大维度:醍醐灌顶,直抵心灵的启迪


“潮平海阔,千帆竞发,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课堂是学生智慧与快乐的发源地,也是教师教学生命力之所在。该如何理解课堂、突破学科视野、唤醒课堂的生命力,这是每位教师在职业生涯中需要不断思考的焦点问题,而名师的示范引领,无疑是最为直接深刻的求解方式。

本次长三角“博慧课堂”教学研讨会,我们联合杭州市滨江实验小学、上海宝山区第二小学、南京市雨花外国语小学、江阴市实验小学、苏州市立达中学校、苏州工业园区星澄学校、苏州工业园区景城学校、苏州科技城外国语学校、常熟市实验中学、常熟市绿地实验小学和常熟市元和小学,邀请10名优秀的一线教师献课,用精湛的教学技巧,向大家诠释了不同风格的课堂教学,形成一次长三角范围内的跨学科、跨区域的大教研活动,深度探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课堂教学改革。基于鲜活课堂而生的分享与评课,让参会老师们纷纷表示收获不少。

此外,我们还邀请到4位特级教师,解读在核心素养的新常态下,学校和教师应该做出怎样的校本化实践,并以此构建课程体系和课堂范式。示范课上,扶放有度的课堂把控,呈现独有的沉稳和灵动;讲座中,完整视野下的清晰诊断和系统解药,凝聚了满腔热情和巧思心血。



正高级教师

浙江省特级教师

张翼文


060H2405.JPG

正高级教师

江苏省特级教师

蒋祖霞


特级黄慧.jpg

江苏省特级教师

全国优秀英语教师

黄慧


专家讲座1.JPG

中学正高级教师

江苏省特级教师

张利琴


本次研讨活动全力聚焦“核心素养”,重锤敲击“课堂教学转型”。在这里,能与众多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实践者面对面交流,探讨纷繁复杂的教学现象;在这里,能从学科核心素养的视角出发,思考如何更敏锐地进行课堂教学转型、更智慧地优化和更新自己的教学、更迅速地迭代自己的专业水平;在这里,能不断逼近核心素养理想状态的“最后一公里”。


060H2410.JPG


围绕这一主题,参会教师通过“学科精彩课例、课后反思对话、前沿理念引领”三大维度,听名师说课、观优秀课堂、闻大咖观点、关注学段进阶、变革学习方式,从思维能力、人文熏陶、创意实践、表达呈现、基本素养、多元视野等方面,共同交流与探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改进之道。

教学是个开放、互通、相长的过程, 每个老师有不同的教学风格,通过在课堂示范中各展所长,共享优质的教学实践经验,寻找相通的教学落点。本次教学研讨会还突破以往,在小学数学论坛中,以20分钟的课例取代40分钟的整课,将课程背景、设计意图、教学过程和结果等进行白描及反思,更具启发性。


IMG_2498.jpg


值得一提的是,而伦华教育的孩子们也给参会代表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常熟教研员不由连连称赞:常熟的学生太厉害了,三年级的学生拥有相当于六年级的水平。授课教师提起英特班的孩子,也竖起大拇指:“站在讲台上的我感受到了伦华学子的阳光自信,他们真的不一样!”

伦华教育实体校不仅注重课程的精心设计和世界融合,更培养学生儒雅的气质和优秀的品格。在“博慧”理念的引领下,孩子们用一个个鲜活的个体诠释着“不一样的教育”。


“传承与超越”

一端连着历史,一端指向未来

一端连着中国,一端通往世界


“教学是一门遗憾艺术,

但是它的完美是我们终生追求的目标。”


教学的目的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创造性地探究博慧的课堂,发展博慧的教师,培育博慧的学生,这是伦华教育旗下所有实体校的共同诉求。

本次长三角“博慧课堂”教学研讨会以“传承与超越”为主题,展现我们对核心素养和课堂改革的哲思。


060H2331.JPG


●传承:是对长三角品牌文化的传承,更是对教育情怀的传承;是对教学胜任力的传承,更是对世界文化、中国文化中优秀内容的传承。

●超越:是对课堂层层深入的探索,是不脱离根基的独立解读和个性表达,更是迎接未来的变革姿态。


060H2121.JPG


作为持续热议的话题,针对“核心素养”这个概念,无论是三大领域、六个维度或十八个基本点,关键要吃透精神实质、把握科学内涵、重在落地实践。


正如伦华教育创始人、总校长曹伦华先生所说:“在这浮躁的社会里,作为教师的我们务必要踏踏实实地搞好教研,提高课堂效率,还给孩子们精彩课堂的每一个瞬间,这才是教师的天职!”


优质的学校不仅是学生成长的摇篮,也是教师成就自我的有力平台。教师的向内的自我发展诉求和向外的成长展现是教育教学永葆动力的重要保证。我们致力为每一位教师打造生机盎然,学术氛围浓郁的成长平台,长三角教学研讨会正是其一。


用未来的场景,启动当下的学习,寻找最前沿的课堂方法论。


设立长三角教学研讨会的初衷,首先是为了静下心来搞好教育,踏踏实实地打磨教学中的点点滴滴,以一颗初心和匠心,回归教育本真;其次是为了打破空间阻隔,为教师们建构资源平台,打造开放的教学生态圈,赋予年轻人展现自我的舞台,快速成长,帮助他们潜心钻研课堂教学、努力借鉴他山、不断追求课堂的活力高效。


面对过去,我们执着,我们反思,因此对教育本质的认知更清晰,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更明晓。面对未来,我们深知每一天的新篇章都等待书写,因此不忘初心,从容自信,改革创新。 


©伦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