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校服的颜色,衬着明媚的笑颜,就是青春最好的纪念

作者:摄影: 审核: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6-11 阅读次数:466

正是早上七八点钟

阳光调皮地穿过树叶的层层掩映

我们穿着靓丽的校服

三五成群地,走在铺满晨光的校园里

时光就在我们熙熙攘攘的脚步下,轻快流动

开阔的操场,欢腾的笑声

那些袖口和裙摆藏不住的飞扬

青春,自在如风

我们在这里

听过许多促膝长谈的关切

有过许多从晨读开始的梦想

品味过许多成长的烦恼与突围

翻卷了边的教科书

细心写满笔记的一沓沓试卷

站上舞台,从忐忑、兴奋到从容

走出国门,

浸润于异国文化中,拓宽生命的宽度

那些为了理想努力奋斗的日子

是那样的光芒闪耀

这是一个青春向上的故事

尽情地向前奔跑吧,少年们

每一个晨昏昼夜

每一次四季轮回

任何时刻,都可以是起点

白墙、红砖、绿水、碧枝

一点,一点

童心在其间萌芽、生长、蔓延、肆意绽放

每一间教室,都见证了不一样的欢欣

每一个转角,都储藏了不一样的温情

无论走在大街小巷

总能一眼锁定熟悉的校服

心头涌出强烈的亲切感

“你看,那是我们学校的校服!”

一晃眼,枝头的花儿已再次绽放

弥漫着一种离别的气息,我们已到了毕业季

把校服仔仔细细地叠好,收入衣柜

悄悄收藏每一道时光轨迹


礼之大者,莫过于衣冠

《傅玄·衣铭》有云:“衣服从其仪,君子德也。”

《左传》疏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

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灿烂的文明,素来被称为“礼仪之邦”,而服装作为一种特别的礼仪标志,拥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深厚的历史内涵。它以非文本的方式,记载着社会与生活的变迁,并成为时代发展的烙印和缩影。

而校服,则是每个人最熟悉不过的,它是一张流动的文化名片,承载了一代代人青春记忆。

中国校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近代学堂,当时学校已经开始发给学生统一的衣服、帽子、靴子,并从传统服装渐变为西式制服。1920年后,中国各地开始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校服,如北京大学明文规定必须穿长袍,之后标准校服演变为男生着中山装,女生穿阴丹士林旗袍。从民国时期的端庄典雅,到建国初1950年代的白衬衫、蓝裤子或蓝裙子,到1960、1970年代的全民绿军装、1980年代的海军服(海魂衫)、1990年代的“面口袋”,再到现在流行的新世纪西式校服以及各种各样张扬个性的“手绘校服”,衣以载道,它是一种语言,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文化。


指向情怀的文化符号


在我们看来,校服不只是个单纯的名词,更是一个指向情怀的文化符号

它是青春的颜色和奋进的信念,是个性的展示和激情的绽放,是每个学生走过的最好年华。

它折射了一所学校的文化主张与文化气质,诠释着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观,它通过浸润、熏陶、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传递教育内涵,潜移默化焕发师生的精气神。

它是学生身份的外在展现,是荣誉与认同的载体,它增加了学生的集体认同感和学校归属感,它鼓励学生通过积极向上的行为,将学校精神融入到自身品格中去。

它是“博慧”情怀的积淀和文化的呈现。


青葱校园的流动风景


早晨的一缕阳光,照耀在孩子们的笑脸上,是“博慧”校园里最美的风景。

整齐划一、简洁干练的校服,则增添了清爽养眼、精神满满的蓬勃朝气。

在伦华教育独创的双教育链下,每个学部的孩子都拥有不同款式和代表色的校服,象征不同的文化气质。象征希望和新生的绿色,代表沉稳和平静的蓝色,和凸显高雅与靓丽的枣红色……这些沉稳却不失轻盈灵动的色彩,体现了“英伦风”的优雅洗练,时尚感十足。

从周一到周五,学生们都会根据规定换上不同的校服,庄重得体的、运动感十足的、清新活力的、学院风十足的……式样丰富多元。同时,根据季节,会有春秋装、冬装、夏装供学生们换洗。

穿上校服的学生们,是自信的,是幸福的,他们对所在的学校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文化认同感。“不仅是在学校里,周末我也会穿着校服出门!”孩子们质朴的言语,正是“不一样的教育”的魅力与品牌最好的见证。


于细微处见品质


校服是孩子们的第二层皮肤,校服的美观和质量,一直是家长、社会和我们教育者最关心的话题。

校服穿着是否舒适?版型是否具有足够的包容性?女生校裙设计是否合理?设计能否满足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生理、心理需求?使用的面料是否安全、舒适?……校服文化的内涵价值想要外显,必须依赖于科学、专业的校服设计原理以及规范、严格的制作流程所支撑

伦华教育所使用的校服,均经过严格的质检体系把控,符合最新的国家校服标准,坚持质量优先,性价比要高。为正处于快速的发育期的孩子们量身打造校服,我们突出了“安全性”、“耐用性”和“舒适度”三大标准。如,贴合皮肤的衬衫,采用含棉较高的天然面料,亲和皮肤;而运动类服装则采用耐磨的面料,柔软有弹性,符合学生爱动的特点。

在伦华教育,不仅每个学生都能拥有时尚大气、充满设计感的专属校服,老师们也有自己的“校服文化”,高雅端庄的整体风格,符合老师的职业形象,还透露出一股平等亲切的味道,同时版型款式接轨世界,简约大气,挺拔清爽。


小时候,懵懵懂懂,和别的小朋友穿着一样的校服,学校就是我们的家;最好动的时候,小绅士,小淑女的打扮也掩盖不住飞扬的活力;凤凰花开的毕业季,从小到大最熟悉的校服,变成了整个青春的纪念。


懵懂,习惯,珍惜,校服会说话。也许多年后的一个午后,翻看我们曾经的照片,回想起那个还略带青涩的年华时,会不自觉地嘴角上扬。


作者:高晶怡

编辑:顾心怡

审阅:丁清卿


©伦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