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靠近我,靠近全世界」

作者:摄影: 审核: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7-26 阅读次数:449

在全球化日益深入和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推进的时代背景下,多元文化交织,民族精神与世界文化融合已成为大势所趋。教育再也不是一个封闭的领域,它应当跨越地域,超越时代,给学生营造一个“世界文化场”。


掌握多门语言,不仅是未来精英沟通的必备技能,更为他们获得不同领域的知识、拓展思维插上助推的翅膀。以培养精英人才为己任的伦华教育通过聘请高素质的多语种专业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多语种教育,组织多语种技能竞赛,打通了跨文化交际渠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交流平台,激发学生的精英意识



“靠近我,靠近全世界”,第三届“外研社杯”全国中学生多语种(法语、德语、日语)技能大赛,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承办,伦华教育、伦华教育实体校常熟国际学校协办,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全国外语特色学校教育研究会、北外国际教育集团、北京外研通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国驻华大使馆、德国驻华大使馆、日本驻华大使馆全程支持合作。


大赛通过科学、新颖的比赛设计为学生搭建学习交流和自我挑战的舞台,以创新的理念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辨能力、交流能力、文化意识和全球视野,拓宽国家青少年核心素养的教育途径,传承传播中国优秀文化,引导学生成长为热爱学习、勇于挑战、真正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优秀人才。


2017年07月17日18:30,第三届“外研社杯”全国中学生多语种技能大赛总决赛在伦华教育实体校常熟国际学校隆重开幕。

“伦华教育用‘博融天下,慧悦人生’的理念辛勤耕耘,创造现实。未来的伦华教育,未来的常熟国际学校,将在更大的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


“希望在接下去的几天里,所有参赛的同学们都能挑战自己,突破自己,悦纳自己,结交深厚友谊,并且激励更多的同龄人。”


“期待常熟国际学校在未来教育这条道路上能够创造出更多新的经验、新的模式,为促进常熟教育多样化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外研社杯全国中学生多语种技能大赛,不仅仅是一场语言知识的竞技,更是师生交流和展示的平台。”


开幕式上,常熟市副市长赵红女士、苏州市教育局副调研员汪涛先生、外研社综合语种分社副社长崔岚女士、伦华教育副总季建飞先生、带队老师、学生代表纷纷发言,祝愿大赛取得圆满成功,祝愿参赛选手们可以真正获得“世界胸怀”。



自由和严谨并存,踏实与创新同在


22个学校,47支参赛团队,148位参赛选手 ……当学习不同语种的学生聚到一起,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和展示自己,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从昨天开始,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就陆续到达常熟国际学校,开始了为期三天的决赛进程。


大赛期间,经过层层选拔的各校参赛选手将通过听写、团队写作、知识竞答和命题演讲展现才能,最终,由各项得分总分决出各组前三名赛队,进阶参加冠亚季军角逐赛。


在这里,感受融合式的学习氛围


除了紧锣密鼓的比赛,“大咖”们还带来了一系列关于多语种教育的文化讲座。

伦华教育中方顾问、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张连仲教授,带来了核心素养教育要求下的多语种教学的分享。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法语系主任车琳,山西省特级教师、英德双语教师温添凤,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法语教师张敏,北师大教育学博士、日语系副教授、日语教育教学研究所所长林洪,分别就非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外语教学方法与实践德语高考试卷分析和备考计划、初中法语课堂的游戏设计、高中日语新课标修订进行了经验的分享,与本次大赛的带队老师们共同探讨,一起进步。


构建全球视野:给学生一个“世界文化场”

常熟国际学校作为伦华教育的实体校之一,建校6年来,融合课程全面开花,今天又协助北京外国语大学、外研社举办了全国中学生多语种技能大赛总决赛,相信学生们在“博慧”理念的引导之下,能够更好的跨越地域,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伦华教育怀揣着“博融天下,慧悦人生”的教育梦想,初心不改,通过多语言课程的开设,增进融合,从课堂内延伸至课堂外,从单纯的应对考试,转变成以实际交流为目的,帮助孩子尊重文化间的差异,培养学生跨文化的适应能力,帮助学生在多元文化社会中更好地生存,以此培养学生强烈的世界意识,拓展国际化视野,培植世界公民素质,使之成为合格的6C人才。


(作者:顾心怡 校对:丁清卿)

©伦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