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如何在自己的领域成为专业的10%?看这儿,都是压箱底的秘籍!

作者:摄影: 审核: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6-01 阅读次数:503

喜报飞传:“比武”场上见真功

        在为期一天半的苏州市初中语文教师基本功竞赛中,常熟国际学校的王萍老师名列大市一等奖的第一名,将代表苏州市参加省大赛!

        在苏州市初中历史教师基本功竞赛中,常熟国际学校王一新老师荣获苏州大市一等奖,将代表苏州市参加省大赛!

        一日之间,两条喜讯“飞”入伦华教育旗下常熟国际学校,引爆一片赞扬之声。要知道,苏州大市内可谓强手如林,获得一等奖已非易事,勇夺一等奖中的头名,那就更是实力的见证与素质的彰显。以博慧为目标的伦华教师的专业素养可见一斑!

    其实,这样的傲人成绩在伦华教育实体校中并不鲜见,在过去的一年里,教师们交出了一份完美的成绩单,在各类专业比赛和论文发表中均获得极为优异的成绩,在自己的领域中成为最专业的前10%

        △ 苏州科技城外国语学校:

        特级名师引领青年老师茁壮成长,并成立三个特级教师名师工作室。在学校开办短短的一年内,小学数学、小学音乐、初中历史学科在高新区评优课中均喜获一等奖;在音乐学科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获两个一等奖;在苏州市电子制作教师技能大赛中获单项技能一等奖;老师主持和参与课题研究立项一个接一个.....全面开花、硕果累累。

        △ 济宁孔子国际学校:

        山东省“齐鲁名师”称号、山东省语文优质课一等奖、五人获2016年全市优质课比赛一等奖……惊艳亮相,一展风采。

        △ 义乌市群星外国语学校:

        获义乌市第三届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义乌市教坛新秀等荣誉……崭露头角,引人瞩目。

        △ 教师论文发表情况:

        2016-2017学年,伦华教育实体校教师在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近150篇。


剑气合一:教师发展的“博慧”秘籍

    在金庸笔下,华山派有剑气二宗。“剑宗”重视技术的精进,代表人物风清扬,“气宗”则重视内功的修炼,代表人物岳不群。

        在博慧君看来,练武与教师的专业发展有许多相似之处,而只有“剑气合一”,将课堂技术与自我内涵发展综合,才能将教师的专业性完整体现,使课堂教学充满智慧和活力。

        伦华教育始终把教师人才培养作为工作重心,精心设计内容,丰富提升模式,努力促进人才的能力迭代。优异成绩的取得,不仅因为我们拥有最出色的人才,而在于为了保持竞争力和活力,伦华人始终处于不断的进步和提升中,运用各类绝招,寻求自我突破

绝招一:修炼博慧内功

        伦华教育总校长曹伦华先生的“博慧教育”理念,加快了各实体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步伐。博慧教育的内核是创造教育与工匠精神:一切创造都是以博取和智慧为前提,只有博取中外、跨越古今、融合世界、精益求精,以学生为主体,才能不断丰盈知识与思想储备,创造有活力、有生气、有温度的生命课堂。

绝招二:建立平台思维

        我们坚信:教师的教育发展一定要回归学校、回归课堂,从教育本位出发,建立平台思维,搭建教师交流互动的桥梁。在互动中,教师们既是知识与教学的提供者,又是受益者,每个人的经验都能得到快递传播和有效放大。

        本着培育博慧学生的共同诉求,伦华教育各实体校间定期交流、学术研讨、资源共享、互相学习,为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成长搭建了广阔的舞台。就在本月,苏州科技城外国语学校与常熟国际学校举行联合教研活动,通过优化教研模式、提升教研水平,推动课堂教学升华。

        而于每年金秋举办的长三角课堂教学研讨会,则跳出地域限制,聚焦教学课程改革热点,搭建平台,联合长三角多所名校,展示一线教育教学成果,加强学术交流对话。

绝招三:寻找成长合伙人

        一所充满希望的学校,一定拥有一批朝气蓬勃的新教师和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在伦华教育,师徒结对的“青蓝工程”是教师发展的“重头戏”。一方面,新教师可快捷地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少走弯路;另一方面,老教师也得以对经验进行反思提升,经验总结,达到双赢。

绝招四:打造学习生态

        教师的专业学识、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决定其综合素养的高度。唯有厚积薄发,拥有广阔的专业知识背景,才能透视并了解教育的本相,理解课堂的真谛。在知识传播路径扁平化的今天,以博慧为目标的伦华教师们不断修炼持续学习力和专业构筑力,通过知识汲取、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等,激活文化氛围,打造可持续的学习生态。

绝招五:创新培养范式

        伦华教育各实体校根据自身发展经验,有效开展校本实践与探索,创新教师培养范式。如济宁孔子国际学校开展阅读工程为教师发展蓄力,义乌市群星外国语学校实施“研管并行,时期侧重”的培养机制,经由研讨实践,总结具有个性的教育教学思想。

绝招六:落实激励制度

        制定并落实“教师教育科研成果奖励方法”,充分发挥教科研的引导作用,调动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专业素养。


校以师而立:最有温度的信仰

    一所好的学校,就是要让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

        正如在本次基本功竞赛中折桂的王萍所说的那样:“通过这两次比赛,我深感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具备深厚的知识修养。在信息时代做老师,自己所知道的必须大大超过要教给学生的;不仅要有胜任教学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通用知识。所以,今后更要多读书,坚持做一个学而不厌的教师。” 

        教师素养决定教学品质,对教育理解的宽度、对教育价值的尊重、对教育梦想的追求,则决定了教学的广度和深度。伦华教育重视教师的成长,致力于打造博慧教师的磁力圈,越来越多优秀的教师加盟,在这里追寻教育的梦想。

        曹伦华先生无数次提到的“校以师而立,师以校而名”,这是伦华教育教师发展的逻辑起点,更是我们坚守的教育情怀与信仰。


(作者:高晶怡  校对:林佳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