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补精神之“钙”、磨思想之“剑”,一同破局教育之冰

作者:摄影: 审核: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8-08 阅读次数:2819

国家之富强,全在于国民,国民之发展,全在于教育,教育是立国之本。——陈嘉庚


西方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管理的本质就是最大限度地激发和释放他人的善意。释放员工的善意,要剔除员工僵硬的固定型思维,培养其成长型思维。而作为管理者本身,也需要像沃伦·巴菲特所说,不要沉湎于已经发生的事情,只能向前看。

微信图片_20220808111146.jpg

身处教育行业,伦华教育中蓬勃向上的中青年干部团队更应当担起重任,学会自我的内在修炼,从五大维度去探索和延伸,即观大势、寻根源、学管理、学创新、找方法——既要深刻理解未来教育大趋势,开拓管理者的眼界、胸怀和心力,也要深入标杆内部,感受优秀企业和学府的基因和文化;既要借鉴行业外的成熟管理体系和实践经验,也要探索行业内前沿的创新模式,探究转型变革的无限可能。


教育大环境瞬息万变,作为集团悉心培养的中青年干部,在保持教育初心的同时,势必要理清脉络,坚持教育管理的规范化、透明化和人性化。

微信图片_20220808111221.jpg

2022年8月1日-4日,由厦门大学主办、伦华教育承办的“博识·慧力”中青年干部管理培训营在厦门举办来自伦华教育的中青年干部代表走入这所有“南方之强”美誉的百年学府,在人文底蕴厚重的厦大校园里,以“知行合一,方见教育本真”为主题,一同探索自身在未来教育管理上的潜能和方向,优化成才路径,激发中青年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精气神儿。

微信图片_20220808111250.jpg

补足精神之“钙”,牢固理想信念

自我内化、提升是中青年干部成长最好的养料。当下,部分中青年干部在管理过程中面临“知识透支”和“本领恐慌”的挑战。面对教育新时代的考验,中青年干部必须要不断增强学习意识,养成勤学习、善思考、常实践的良好习惯。

微信图片_20220808111320.jpg

伦华教育从“墩苗”角度出发,秉承“温室里养不出万年松,庭院里跑不出千里马”的关爱,坚持学习锻炼与发挥作用相统一,积极打造一线中青年干部“淬火”培养链

此次中青年干部管理培训营,伦华教育特别邀请厦门大学的资深专家教授传授经典,他们是名副其实的“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的“三高”人才,其中包括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和在一线奋战多年的杰出校长们。


值得一提的是,伦华教育的老朋友、虎门外语学校总校长王建涛先生也作为惊喜嘉宾前来授课。

四天时间,五场讲座,五位躬身而作的思想家和实践家,以血肉丰满的理论、个性前沿的教学实例,为每一位学员梳理知识结构、创新教学技术、拓宽育人思维、坚定行动导向指明了道路。


我们希望,中青年干部要借此机会,一方面,强化理论武装,不断充电学习,用学习增长智慧,用学习助推工作,用学习干事创业;另一方面,主动增强忧患意识,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淬炼坚定的信念。


微信图片_20220808090840.png

微信图片_20220808111523.jpg

“阳明心学的特征,就是人的主观精神力量的极度张扬和无限扩充,尤其是遇到强敌或者艰难的环境时,提升主体精神和意志,以战胜困难,这正是阳明心学的价值所在。了解阳明心学,最难的就是几个关键主词:“心即理”、“圣人之道”、“知行合一”和“致良知”。    

——《王阳明心学与领导力提升》

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

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傅小凡

微信图片_20220808111629.jpg

“结构化研讨在理念上强调团队意识,在讨论问题时,要求每个学员都要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为集体决策贡献个人的智慧,以达到相互学习、相互交流、集中意见、共同提高的目的。”

——《结构化研讨: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策及建议》

厦门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副教授 林亚清

微信图片_20220808111701.jpg

教育之事、管理之事、发展之事,过于理想难以行走,没有理想行之不远。当教育理想遭遇教育现实挑战时,就需要我们在理想与现实中找到“黄金分割点”,这就是挑战中的抉择,这需要我们有勇气、智慧、坚守和境界。”

——《校长成长和学校发展的新走向》

厦门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育局巡视员

原厦门市教育局副局长

数学特级教师

原厦门第一中学校长 任勇

微信图片_20220808111732.jpg

“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思想精神元素。它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受到人们的广泛接受和普遍遵守,给予人们强烈的认同感、归属感和时代感。

——《文化对思维的影响》

虎门外语学校总校长 王建涛

微信图片_20220808111819.jpg

“新时代教育对人才培养的三大回应:道德力、学习力、创新力通过面向未来的必备品格、奠定终身的关键能力、最有价值的教学品质,培养高素质、高水平人才。”

——《论新时期的国际教育》

厦门外国语学校石狮分校校长

省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练 肖骁


磨砺思想之“剑” ,破局思路之冰

8月4日,“博识·慧力”中青年干部管理培训营结业典礼汇报拉开帷幕。四个小组紧扣“知行合一”主题进行深度思考和分析,结合自身教学教育经验和这几天所学、所感、所想,彼此之间用磨砺锋芒的思想之“剑”,在无形的交锋中,破局思路之冰

情景剧、辩论、歌舞、百家讲坛……学员们贯彻伦华教育“科学务实、自强不息、追求完美”的工作作风,用有高度、有深度、有态度的汇报展示,将理论知识更好地运用到实践当中,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

微信图片_20220808114615.jpg

“博慧理念支撑学校发展,萤烛之火温热三尺冰冻;6C智慧赋予学生灵魂,宽广情怀滋润教育沃土。这是辛苦活,更是良心活。”


“来这之前,我应该还只是一只沉睡的雏鹰。王阳明说,心即理,心是觉醒了的理。这只雏鹰,经过这次培训,想要觉醒,也有了一颗想要试试挥动去飞的心。”


“抬望眼,长空万里,教育愈发无边界。勿让暴风扰初心,不要疾风撼决心,拒绝眠风助惰性,切莫因为熏风乱军心。新时代,新走向,新要求,新应对,要慧心。”


“品牌意识是根本,精致管理是基本,专业课程是蓝本,活动载体是范本。”

在此次汇报中,大家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微信图片_20220808115035.jpg

“四天的培训,除了收获大量的知识,我还获取了强大的精神力量,这股力量来自于与优秀的领导和同仁、博学多识的培训老师,榜样和模范的力量总能激发着我向前,更加努力地向优秀的队伍靠齐。这股力量更来自于我对伦华教育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同,这是一个比科外更大的家庭,更需要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才能共同奔赴山海。”


——苏州科技城外国语学校初中部教导处主任助理

王美路

微信图片_20220808115116.jpg

“三天的学习,从格物致知看心学、结构化巧妙破难题、校长和学校双发展,再到名校文化重积淀、念好管理‘四字诀’,我们深度理解了国际化教育,这样专业、高效、创新的学习也为我们打开了全新的思路和审视问题的视角。教育需要的从来都不是某时某刻的‘高光’,而是每时每刻的坚守,一份对教育执着追求的坚守。

——常熟伦华外国语学校副校长

王一新

念好管理之“诀” ,锻造发展高度


8月3日,伦华教育创始人、总校长曹伦华先生为学员带来《念好管理“四字诀”,锻造发展新高度》的专题讲座。


他以信、诚、勇、立”四字出发,强调大家必须重视组织的力量,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要认识到组织规模扩大会同时带来管理层次的加深和管理维度的增加;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创新突破寻求新的增长点,促进组织睿智地成长发展。

微信图片_20220808115205.jpg

“长城不是一个人建起来的,……或许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把英雄聚拢起来,如何把一个个普通员工变成英雄,这是管理的真谛,也是企业这一现代社会组织的生命本质。赋能、奋进、创新、务实,这也是伦华教育将始终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


曹校希望参与此次培训的中青年干部共同努力,通过学习和实践的相互融合,获取“活知识”,学到“真功夫”,掌握“硬本领”,创造属于伦华教育也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微信图片_20220808115228.jpg

今年是伦华教育第七年组织干部培训,从南京、上海、杭州到厦门,我们越走越远,就是希望大家把自己放在更大的视野、更宽广的领域里去思考,通过这个机会,集团实现与实体校、幼儿园有深度的信息沟通,确保战略部署工作的传达到位


学习、提升、成长不仅仅只存在于这几天,而更应落实在奋斗的每一天,愿我们都能成为真正的终身学习者。